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:活性砂过滤器是一种集絮凝、澄清、过滤为一体的连续过滤设备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SS和磷。整个系统由:进水口,布水器,空气提升泵,滤床,锥台,洗砂器,出水堰,清洗排放口,储气罐,控制系统等组成。处理流程描述:加药后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器内部,经布水器均匀分配后逆流通过滤床被净化。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,滤床中污染物增加,滤床底层的石英砂被空气提升泵提升到过滤器顶部,产生气提,气提过程中在压缩空气的剧烈搅拌下,污染物与石英砂分离。石英砂提升至上部经洗砂器清洗后回落到上层滤床,污染物由出水管排出。如此形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。 活性砂过滤器特点: 1、效率高:24小时连续工作,不需停机反冲洗。 2、运行费用低:不需高扬程大流量的反冲洗泵。 3、维护费用低:其在运行过程中除石英砂滤料外没有任何转动部件,故障率低,维护费用省。 4、一次性投资低:不需单设混凝池、澄清池等设施,不需反冲洗泵和电动、气动阀门等设备,工程量小,一次性投资省。 5、水头损失小:单一滤料且滤料清洁及时,水头损失小,总水头损失≤0.5m。 6、进水水质要求宽松:可长期承受150mg/L浓度SS进水水质,短时承受300mg/L浓度SS冲击而出水水质不变。 7、出水水质稳定、过滤效果好。滤料清洁及时,可保证高质、稳定的出水效果,无周期性水质波动现象。 8、易于改扩建:所采用的单元操作方式可根据水量变化灵活增加或删减过滤器数量,易于改扩建。 9、占地面积小,外形美观:其将传统的三段式再生水处理工艺为一体,节省用地约70-80%;外观更美观、紧凑。 工作原理图见下页

(四)主要部件结构说明 (1)设备主体 设备主体尺寸为:Φ(1000-3500)×(3000-6000)(H)mm,主体材质为玻璃钢或碳钢复合玻璃钢。 设备内部联接构件在组装前一次连体预制完成,其它配合结构预制完毕后与其对接。设备主体设有进水口、出水口,洗砂排水口、压缩空气进口以及人孔等。 (2)布水装置及分配水箱 为保证系统进水均匀,为系统配制布水装置及分配水箱。布水装置安装于设备下部,为为双环状布水。由四根分支管进水管连接至底部进水箱,环状结构底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小孔,保证进水的布水均匀。分配水箱为洗砂装置的出水而设,其内部结构能起到防止砂粒的逃逸。 (3)布砂装置 布砂装置为伞状结构,表面均匀布置小孔,保证洗砂完毕的砂粒均匀回到滤床,以防止堆积状态砂料流动性下滑。布砂装置安装于滤床上部,直径比设备内径略小。 (4)锥台 锥台设置于设备底部,主要作用是保证滤床底部肮脏的砂粒均匀流入洗砂系统。该锥台安装时高度可调,让洗砂系统达到最佳流量状态。 (5)洗砂系统 洗砂系统由提砂装置、洗砂装置和压缩空气系统组成。本设备采用体外再生形式,提砂系统安装于设备外部,洗砂装置安装于设备顶部。当压缩空气进入提砂管后带动砂水混合体上升,进入洗砂装置。由于空气的搅拌作用,内部水体和砂粒产生擦洗,使污染物和砂粒脱离,使石英砂得到清洗。砂、水、气三相在洗砂装置内得以分离,气体从上部逸出,砂粒由于重力作用得以沉降,清洗污水则从装置上部溢流进入清洗水集水箱。洗砂系统连续运行,由进水管提供补给水。提砂系统供气量根据现场污染石英砂产生量来进行调节,达到最佳提砂量。空气系统设置储气罐,出口设置各过滤器的供气阀门,可由调节阀来调整系统供气量。
(六)设备控制系统 1.电控箱结构及特点 本设备配套有户外型控制箱,安装于设备旁,控制设备的运行;额定工作电压为20/380V,频率50Hz,相数3相,其防护等级IP55;控制箱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作而成,控制箱为两扇门结构,外层为一扇玻璃门,箱门装有密封垫,内层门上为显示仪表及控制开关,其所有仪表及开关均为防水型。控制箱门上都设有功能标签,其采用透明无色的塑料材料制成,倒角后的边缘厚度不小于1.5mm。每扇箱门都有一个可锁的镀铬手柄,当门关紧后,门上的衬垫能有效密封,所有的外部附件如门铰链、手柄和外壳固定螺栓都防腐及抛光处理,以保持外观整洁统一。
2.电气控制 空气控制柜 控制空气压缩机系统 (1)手动-自动-远程控制选择开关,三档设置: ① 手动控制档:由人工直接对设备进行开、停操作; 手动模式:控制面板上设有启动、停止的手动按钮,人工只要将选择开关转至手动状态,直接按按钮即可操作各个运行状态,并且控制面板上相应的指示灯会亮。 ② 自动控制档:根据储气罐压力状况启停空压机,达到设定值则停止供气,当压力降到设定值后空压机自动启动。 电气控制柜 控制计量加药及进水系统 (1)手动-自动-远程控制选择开关,三档设置: ① 手动控制档:由人工直接对设备进行开、停操作; 手动模式:控制面板上设有启动、停止的手动按钮,人工只要将选择开关转至手动状态,直接按按钮即可操作各个运行状态,并且控制面板上相应的指示灯会亮。 ② 自动控制档:活性砂过滤器进水泵启动与整个系统的进水联动,絮凝剂制备系统:根据溶液箱液位状况起动报警批示,加药泵设置延时启动,启动同进水泵联动。
(七)引用与执行标准 JB/T2932-1999 《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》 JB/ZQ4000.9-86 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》 GB50231-98 《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》 JB2932—86 《水处理设备油漆,包装技术条件》 GB/T1449-83 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》 JB/ZQ4000.3-86 《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》 GB/T2577-89 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》 GB/T3854-83 《纤维增强塑料巴氏硬度试验方法》 GB/T8237-87 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》 GB/T8924-88 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燃料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》 GB 3096-93 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》 JC/T278-94 《中碱玻璃纤维粗纱》 DL/T742—2001 《塑料部件技术条件》 GBJ9—87 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 GBJ11—89 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

|